【政治学习】《让思政课文化底蕴更加丰厚》

    录入者:江南康馨幼儿园 发布时间:2025-04-23 18:44:18 点击次数:8 关闭


    4月16日出版的第8期《求是》杂志发表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《加快建设文化强国》。文章强调,“始终坚持文化建设着眼于人、落脚于人。文化强国之‘强’最终要体现在人民的思想境界、精神状态、文化修养上。”“重视发挥文化养心志、育情操的作用,涵养全民族昂扬奋发的精神气质”。

    文化自信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标识,扎根于民族最深处,渗透在中华血脉中。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,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。思政课兼具思想属性与文化属性,其充满生命力、保持鲜活度离不开持续的文化赋能与滋养。党的十八大以来,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思政课建设,多次就加强思政课建设作出重要指示批示,为新时代思政课建设和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提供了根本遵循。思政课面向广大青少年学生,要达到“进头脑”的效果,真正使青年学生的思想境界、精神状态、文化修养持续提高,就必须着力强化思政课的文化底蕴,润物无声、潜移默化,不断巩固育人成果,进一步强化青年学生的文化自信。

    在几千年的历史演进中,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的文明,孕育了博大精深、璀璨绚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这些优秀传统文化记载了中华民族在长期奋斗中开展的精神活动、进行的理性思维、创造的文化成果、体现的精神追求,其中最核心的内容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。例如,家国情怀、大公无私、友爱助人等传统美德,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有充分的表现;从采茶戏的一招一式,到陶艺的精雕细琢,再到剪纸书画的巧夺天工,都体现出令人景仰的工匠精神,能帮助学生丰富文化底蕴,提升综合素养,激发责任担当,理应成为思政课教育的重要内容。在教学活动中,可以选取传统经典中的名言警句,如“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”“民为贵,社稷次之,君为轻”等,来阐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平等、民主等理念,引导学生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价值观的内在联系。

          红色文化是培养时代新人的动力源泉。促进思政课提质增效,切实发挥立德树人“关键课程”的作用,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。一方面,红色文化是在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奋斗过程中形成的,许多内容本身就是思政课的教学内容。另一方面,红色文化主题教育的目标是通过弘扬爱国主义、革命传统和红色精神,以鲁迅美术学院为例,其中的红色艺术珍品不仅提高观展者的艺术修养,更能“感动一下子,记住一辈子”,为思政课提供了宝贵教学资源。红色文化在学校要成为重要的文化工程,要多手段展现红色文化和高校思政课融合的成果,不断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,让学生在创作中接受思政课的洗礼,不断加深对红色文化的认同。


Copyright ©  2015-2024 镇江新区江南康馨幼儿园 苏ICP备2024148363号  网址:www.jnyey.net 技术支持:镇江楚天 后台管理